关于在我省实施大数据基础下的 社会治理智能化“六大工程”的建议

  贵单位在政协海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我省实施大数据基础下的社会治理智能化‘六大工程’”的建议(第0175号)交由我局主办。经我局深入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是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2号),明确要求“围绕行政管理、司法管理、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将海南社会治理智能化作为支撑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重要任务。二是我省智慧海南总体方案提出的“打造有温度的基层智慧服务新体验。在海口、三亚、琼海等地率先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布设智慧药柜,推广重点人群处方药扫码取药。建立全省社区银发族数据平台,面向特殊人群构建社区智能关怀救助体系,提供一键报警和送医服务。开展‘益村’镇村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开展用户到村、数据到村的政务服务,推动党建进村入社区,零距离感知公众生产生活需要,面向基层提供‘有温度’的贴心服务,辅助政府科学管理与决策。”,对智慧社区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为未来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

  (一)“大数据大诚信”方面。社会信用体系是保证经济良性运行的社会机制,通过提供面向个人和企业、覆盖社会领域各方面的信用服务,创造一种适应并规范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保证市场经济向以信用交易为主的信用经济健康发展。我局将积极地推进面向个人和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推进海南省金椰分应用平台建设,基于金椰分个人诚信积分及相关诚信信息,在遇到须确定个人信用情况的场景时,可根据扫描个人身份信息,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获得个人信用信息,完成对个人的信用评估,降低生产生活过程中的风险及时间成本。二是推进企业公共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海南自贸区商事登记业务系统对登记公司进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按照国务院、市监总局工作要求,积极探索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模式,推动建设海南省市监局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充分的利用涉企信用信息,构建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和自动化分类模块,建立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监管措施有机结合,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我局在疫情期间建设的海南健康一码通系统是基于个人诚信原则建立起来的防止疫情扩散的管理应用,与个人信用联系紧密,已初步搭建起个人信用体系的雏形。同时,根据省领导关于“一码通”功能拓展的有关要求,开发完成覆盖全省政务服务“码上办事”APP,初步构建起“大诚信”的基础应用能力。未来,我局将依托“码上办事”APP,对接省信用信息平台与海南省金椰分应用平台,将“大数据大诚信”延伸到企业,将个人隐私信息关联到企业,完善企业信用,实现自由贸易港“一人一码、一企一码”,充分的发挥个人和企业的诚信管理成效。

  (二)“大数据大城管”方面。将会同省住建厅积极地推进我省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单元网格技术、城市部件管理技术等多种先进而成熟的信息技术,构建技术先进、框架灵活、运转高效的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大数据大城管”。计划开展工作:一是构建全省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应用体系,包括建设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综合评价3个应用系统,数据交换、应用维护2个运行维护系统。二是根据平台业务应用需求,建立包括业务指导数据、监督检查数据、公众诉求数据、舆情监测数据和综合评价数据等在内的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三是打通接入公安、交警部门的城区监控视频资源。城市管理人能调用视频资源准确掌握路口、路段周围的市政、环卫、交通、治安等情况,为日常调度提供直观的信息支撑。若发现人行道违停、占道经营、乱堆物品等违法行,可通过平台集成的短信、电话等方式通知店主、车主及时进行整改,并安排执法队员现场处理。遇到台风、暴雨、洪水等突发性灾害,可通过视频监控掌握城区的路面动态,实时了解积水、树木倒伏、断枝、防汛、市政设施损坏等情况,为指挥研判提供迅速直接的信息,以最大效率应对城市突发事件。

  通过构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纵向对接国家平台,联通县(市、区)平台,横向整合或共享城市管理有关部门数据资源,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核、综合评价全省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工作,推动形成“大城管”工作格局。

  (三)“大数据大教育”方面。一是积极地推进海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预计2020年6月底开展试运行,根据试运行情况逐渐完备平台。该平台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来源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政府统一采购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和汇聚省内名师名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的优质资源供广大师生、家长们免费使用。另一种是采取资源超市模式,审核筛选数字化资源服务商家提供的优质资源上架,供使用者按需购买使用。下一步将依据使用需求持续丰富平台内容,逐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同时策划高校图书资源拓展应用项目建设,实现全省高校纸质及数字化的图书、期刊、杂志等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支撑。二是推进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推进学生、教师、中高考成绩等 17 个教育信息系统数据来进行整合,对接包括省卫健委、省公安厅等数据,开发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包括教育资源分布、控辍保学、教学扶贫等功能模块。下一步将策划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二期项目,对该平台功能进一步扩展,不断满足教育决策和服务的实际需求。

  (四)“大数据大健康”方面。一是积极地推进人口基础数据共享应用。全面完成了海南省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金人工程”)项目建设,通过人口数据核查效验平台多方面比对准确验证并成功导入全省900多万户籍人口数据。建立了多方人口健康数据互联开放共享机制,积极推动信息资源整合应用,通过省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员人口数据和其他卫生健康数据跨部门共享。二是加生健康领域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重点推进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共享、双向转诊、远程影像、心电、检验、临床交互式会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系统建设;建设了全省统一的免疫规划及疫苗流通管理信息系统,覆盖全省全部700多个接种点,实现全省联网运行,满足疫苗接种和流通过程的监管需求;建设了全省统一的区域妇幼健康服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覆盖了全省范围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妇幼保健院、综合医院妇产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省妇幼健康服务数据集中管理,是支撑我省妇幼健康服务、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的重要信息化系统。三是积极地推进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三医联动”医疗健康服务将以“码上办事”APP为入口,实现基于移动网络的挂号(预约)、支付(支持银联、支付宝、微信三种方式)、医疗机构实用信息查询(包括各级医院的门诊、住院次均费用、药占比、耗占比等)、满意度评价、医院查询、候诊查询、住院缴费、清单查询、病历查询、档案查询、报告查询等服务功能。四是将基于“三医联动”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围绕医疗资源配置、医改控费、公共卫生、健康扶贫精准化、便民医疗服务等主题,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好病”问题为导向,积极地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和应用。大数据平台通过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采集的医院电子病历、诊疗数据的数据,对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或出院均次费用、药占比、平均住院床日等医疗业务运行指标进行监管,并通过手机 APP 向公众公布。

  (五)“大数据大民生”方面。快速推进“数智小区”建设。依托信息化设施、4/5G、宽带、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现代通信技术,通过数字网络和家庭智能终端,在社区管理、智能家居、视频监控、社区医疗、家政护理、老人关爱等诸多领域,为居民提供智能化、信息化、快捷化的生活空间。我局搭建的“码上办事”APP,计划整合打通分散在各业务厅局、各级政府及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使居民不出门就能够最终靠社区网络完成大多数原来需要到社区居委会才能完成的事项,如:独生子女生育登记、失业人员备案;社区工作者可持手机入户调查,通过手机实时录入有关信息;居民可直接在社区网络上发表对社区管理的看法和建议,相关工作人能在手机上实时读取并做处理;居民能通过社区平台寻求家政帮助;居民甚至能够最终靠社区网络直接联系商家,购买需要的商品或服务。同时,积极通过“码上办事”APP,构建同居民生活紧密关联的水、电、气、通信、气象天气、物业管理、文旅导览、文旅购票、社区购、法律咨询、外文服务、泊车服务等业务的一体化接入能力,形成一站式便民服务窗口,不断接入国内外先进的第三方在线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以小区(社区)为最基本单元的各项服务能力水平。

  (六)“大数据大生态”方面。一是完成海南省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该项目通过建设水环境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统一的框架、统一的信息分类编码体系、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将分散的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数据统一梳理、融合,构建水环境“一张图”,集成展现地表水、城镇内河、城市饮用水、农村饮用水等水体以及涉水污染源的在线监测、企业自行监测及监督性监测数据。截至目前全省集成地表水断面252 个、河流断面220个、湖库断面32个、城镇内河断面156个、城市饮用水断面26个、农村饮用水断面129个、饮用水水源地632个、近岸海域监测点88个、排口2871个。通过水环境“一张图”提供较为可靠、及时的水环境监视测定信息,为水环境综合监管应用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建设海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开展污染源重点企业在线自动监控工作。目前全省有221家公司实现污染源自动监控,其中纳入国家传输有效率考核的重点排污单位163家;共监控排放点323个,其中废气污染源监控点位150个、废水污染源监控点位173个。通过对全省污染源的排污状况(废水、废气流量、污染物)、数据采集等工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在线监测数据的智能审核和自动分析,自动获取异常数据或超标数据的报警信息,为有关部门提供科学准确的污染物排放数据。下一步,将进一步整合汇聚生态大数据,与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开展地下水数据共享交换,与省水务厅开展水文数据共享交换,与省林业局开展林业数据共享交换,逐步构建“大数据大生态”。

  (一)加快顶层设计。根据《智慧海南总体方案(2020-2025)》中提出“全方面提升社会管理和生态治理水平,打造虚实融合、数据驱动、科学决策、精细智能的社会治理样板区”的具体实际的要求,开展我省大数据顶层设计,从提升数据聚集能力、强化数据共享开放能力、深化数据流通能力、完善数据开发利用能力、打造数据上链(区块链)能力等五大能力建设,为我省大数据未来建设实施奠定基础。

  (二)加大社会治理智能化支持力度。充分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用好自贸港政策,加快引进领域内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尤其是聚焦平台载体,提升产业能级,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贸易等为重点发展信息产业,联合多个部门,在财税优惠、土地供给、企业上市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三)聚焦发展重点领域和社会治理智能化高品质人才。我省已经着手编制《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其中对“六大工程”涉及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互联网及信息产业人才、医疗健康人才等均组织了专题研究,将作为自贸港建设人才发展的重要指引。同时结合《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我省今年组织了2020年首批面向全球招聘三万岗位人才的工作,目前已经吸引大批人才投身自贸港建设,其中外籍人才投递简历1026份,30万元以上年薪岗位共接收简历11132份,100万元以上年薪岗位共接收简历1185份,此次招聘共累计接收简历已达20.44万份。我局将充分对接省人才发展局,推进我省一体化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为加快引进涉及社会治理智能化“六大工程”的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做好技术支撑。

  我局将依托省政务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开展我省各委办厅重要信息系统数据的归集治理工作,推进建设公共数据质量提升工程,支撑各委办厅局大数据开发应用,持续完善人口、法人等基础库,为我省社会治理智能化“六大工程”提供强有力大数据支撑,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上一篇:自动化产品制造商 下一篇:电子标签模块:让传感器智能化工程安全监测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