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立以来,公司致力于提供工业设施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解决方案,核心产品有有线系统、无线系统、手持系统等多个品类。依据公司21年年报显示,产品应用行业覆盖风电、石化、冶金、水泥、煤炭五大领域,且在多个行业中具有领头羊。截至21年年底,公司已累计远程监测设备数量超越八万台,积累各行业故障案例超过8500例,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凭借技术的外延适应性,公司不断拓宽下游客户范围。在现有风电、石化、冶金等行业大范围的应用的基础上,公司通过技术外延进一步丰富公司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范围,持续向煤炭、水泥和轨道交通等下业及复杂应用场景进行拓展并加以运用。公司已绑定多个优质客户,并将产品远销美国、英国、德国、巴西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21年核心收入来源增加至五大行业。依据公司年报披露,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97亿元,其中风电、石化、水泥、冶金、煤炭分别贡献收入1.14/1.06/0.82/0.31/0.29亿元,公司的主要经营行业从20年的三大行业拓展至21年的五大行业。
受新业务驱动,营收、净利润快速地增长。2017-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00亿元增长至3.97亿元,期间CAGR为41.0%;同期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从0.12亿元提升至0.75亿元,期间CAGR为58.9%。近年来公司营收、净利润呈快速地增长趋势。
股权激励绑定核心成员,有望保证未来业绩高速成长。22年3月公司执行首次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为公司核心骨干,授予人数为434人,授予数量达到101.3万股。公司将本次股权激励的考核目标定为:2022-24年营业收入较2021年至少增长40.0%/82.0%/136.6%,或扣非归母净利润(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较2021年至少增长40.0%/82.0%/136.6%。按此增速测算,公司2022-24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56/7.22/9.4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1.05/1.37/1.78亿元。(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中国设备监测行业过去主要以人工为主,现已发展到智能化阶段。我国工业化智能运维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但经过多年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该领域从技术理论到应用实践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我国的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已郑重进入智能化在线状态监测阶段。
智能设备监测系统能够基于模型分析,实现预测性维护。根据ASM太平洋智能设备公司分析,当前的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对设备正常运行的物理参数进行采集、筛选、传输和数据分析,并根据模型分析出最合适的维修时间,预知设备的运行故障和变化趋势,提升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连续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工业机器工作环境恶劣,智能运维系统解决行业痛点。大型工业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尤其在海上风电、冶金等行业,若没有办法进行预测性维护,可能会引起工业设施发生灾难性故障,进而产生高昂的维修成本。根据德勤《预测性维护和智能工厂》报告数据显示,不合理的维护策略会导致工厂产能降低5%-20%,工业工厂每年意外停机而造成的损失高达500亿美元。
中国智能运维行业渗透率较低,2020年制造业中开始实行预测性维护的企业比例仅为14%。近年中国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有所改进,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企业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0%,而开始实行设备预测性维护的企业比例仅为14%,中国工业设施智能运维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
技术迭代,预测性维护市场景气度高。根据IOT Analytics发布的《预测性维护市场报告2021-2026》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预测性维护市场空间为69亿美元。随着传感器、大数据、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以及物联网基础设施成本的下降,预测性维护市场将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2021-26年的CAGR将达33%,行业市场规模有望于2026年达到282亿美元。
客户优势:头部客户提前卡位,工业客户高粘性打造高壁垒。公司作为行业先行者,在风电、石化、冶金等领域已完成了一些有一定的影响力的项目,当前广泛覆盖了多个行业的一线客户。而在工业领域客户尝试新供应商试错成本比较高,故对公司产品粘性也较高,公司提前卡位有望打造高壁垒。
产业链优势:拥有完整的技术和产品体系,打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的软件与硬件均为自主研发,成功打通了底层传感器、智能算法、云诊断服务和设备管理环节。在数据采集端、信号监测与故障诊断方面均具备一定优势,可以为不一样的行业的用户更好的提供专业的工业设施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解决方案。
数据优势:深耕行业十余载,海量案例库提升诊断准确性。作为我国较早进入智能运维领域的公司之一,公司现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工业运行数据及经过验证的诊断案例库。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累计远程监测重要设备数量超越80000台,监测设备类型超百种,人均看护效率超过5000台/人,积累各个行业故障案例超过8500例。丰富的案例库能显著提升算法能力,进而时公司设备诊断能力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行业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公司属于业内头部企业。由于智能运维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业内大多数公司规模较小,且普遍覆盖某个细分领域。而公司是为数不多具备软硬件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可提供设备智能运维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之一,核心产品已经实现跨行业应用,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重视研发,研发费用率超过可比公司。作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慢慢地增加研发投入力度。2018-2021年研发费用从0.25亿元提升至0.59亿元,期间年化复合增速达到33.7%。从研发费用率来看,21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高达14.78%,超过行业内可比公司,长期的高研发投入为公司的护城河提供保障。
自主研发保证高盈利,毛利率、净利率水平业内靠前。凭借核心技术壁垒,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长期超过60%/20%,为业内领先水平。从扣非净利润率角度分析,公司纯收入能力保持稳定。
随着公司新领域业务的快速地发展,公司对风电行业的依赖性有望降低,新行业的业务有望呈现规模效应,我们预计公司的盈利水平有望重回前期高位。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RONDS EPM系统,形成“五位一体”设备全方位智能服务体系。公司打造“五位一体”设备看护服务,包括设备看护服务、智能算法与模型、公司专家、客户专家、行业专家五大方面,保障设备全面安全受控,实现工业公司的设备生命周期管理需求。此外,服务类业务具有持续性,能够长期绑定优质客户,随着未来服务类业务顺利推进,公司与下游客户粘性逐步的提升,继续稳固行业地位。(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2021年公司风电、石化、钢铁三大板块合计实现3.02亿元收入,同比增长31.5%。根据公告,上述三大领域合计收入从2017年的0.88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3.02亿元,年化复合增速达到36.1%,呈现快速地增长态势。从收入占比来看,21年三大核心板块收入占比为76.0%,其中风电、石化、冶金板块收入占比分别为28.6%/26.7%/20.7%。近年来,公司核心板块业务稳定发展,带动公司整体营收水平明显提升。
全球风电行业快速地发展,中长期具有高景气。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量从2017年的43.0GW提升至2021年的93.6GW,期间CAGR达到21.5%。国内风电装机方面,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从2017年的39.0GW提升至2021年的72.5GW,期间CAGR达到33.4%。随着全球多个国家就碳中和达成共识,全球风电行业有望持续高速发展。
公司是风电行业提供风机监测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当前公司在风电领域主要提供传动链、齿轮箱润滑油、叶片、塔筒、螺栓等多部件、多技术方法的监测解决方案。凭借着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公司目前在风机领域可提供三合一、五合一产品(如塔筒、叶片、螺栓一体化监测),更符合未来风电监测趋势。
公司风机领域智能运维系统价值有望在风机质保期后逐步凸显。风机领域的智能监测环节处于完全竞争阶段,下游多数风机处在质保期之内,产品质量较好,因此当前风机行业对于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要求不高,部分风机厂商会选择价格较低的拼装类设备诊断系统来进行故障监测。随着风机质保期在未来5-10年逐步结束,我们大家都认为公司的一体化产品诊断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保证公司在行业的长期竞争力。
风电智能运维领域市占率约30%,在该细分方向处于龙头地位。凭借着在风电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我们估算2018-2021年公司在风电智能运维领域的市占率为29%/31%/27%/28%。随着风机质保期结束,我们预计公司风机一体化监测解决方案的竞争优势有望不断凸显,预计公司长期市占率有望保持在30%以上。
我们考虑了风机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测算核心逻辑为“全球累计/新增风机装机量-中国累计/新增风机数量-存量/增量市场风机智能监测系统装配率-存量/增量市场风机智能运维市场空间”。
风机智能监测系统装配率:我们假设2020年存量和增量市场上的风机装配率约为10%/100%,考虑到风机智能运维逐渐普及,单台风机所需智能运维系统有望超过1套,近年来海上风机的新增装机量占比不断的提高,海上风机工作环境更为恶劣,对于智能监测设备需求量更大,因此我们假设22-24年新增风机的智能系统装配率为110%/130%/160%。
单套系统价格:单套风机智能监测系统价格约为2万元,且长期呈现下降趋势,我们假设20年单套系统价格约为1.8万元/套,21年风电行业下游竞争加剧,预计公司产品价格明显下滑,我们假设22-24年公司产品在风电领域的平均价格为1.55/1.50/1.50万元/套。
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该参数主要参考CWEA统计的历史数据,考虑到风机未来的大型化趋势,我们预计22-24年增量市场单个风电机组的平均单机容量4.23/4.43/4.58MW。
钢铁行业属于资产密集型行业,对于设备可靠性要求比较高。钢铁行业的炼铁、炼钢、热轧和冷轧等阶段生产自动化程度高、连续运行时间长、生产环境恶劣,因此行业对于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公司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对数据实时采集,提升数据精度和准确度,大幅度降低巡检人员工作量,根据官网统计,公司在冶金行业的服务案例已经接近400起,绑定中国多个头部钢铁企业。
钢铁存量设备数量巨大,智能运维市场空间超过2000亿元。公司与中国宝武集团推进战略合。根据集团2021年工作报告,截至21年底,智能运维平台已经覆盖15条产线万台设备。根据中国宝武“十四五”规划纲要,集团提出2023年百万设备接入智能运维系统,按照2万元/套设备计算,需求空间约为200亿元,而考虑宝武当前产量约占中国钢铁产量的10%,智能运维市场总需求有望超过2000亿元。
石化行业具有连续生产特点,生产的基本工艺复杂且安全系数要求比较高。石化行业对于设备的反应装置、设备状况要求严格,且化工原料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对于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求比较高。因此石化行业需在关键性的往复压缩机、离心压缩机、机泵等设备上安装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以对其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石化行业前景广阔,公司覆盖国内一线客户。石油和化工行业是中国支柱产业之一,2019年占全国规模工业营业收入的11.6%,2021年行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14.5万亿,行业市场规模巨大。公司目前已在石化行业积累近800起案例,覆盖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头部企业,有望受益于石化领域智能监测系统渗透率提升的红利。
21年煤炭、水泥两个板块收入超过6000万元,占营收比例达到15.1%。近两年公司新业务煤炭和水泥板块发展迅速,上述两个领域合计收入从2020年的0.16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0.60亿元,同比增长134.7%,收入规模快速地发展,两个板块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4.2%提升至2021年的15.1%。
新业务发展顺利,公司在水泥行业已经累计2000个案例,煤化工领域累计近200个案例。
凭借自身丰富的案例,行业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公司现已形成了多个行业工业设施运行数据及经过验证的案例诊断库,丰富的行业经验使得公司在技术、经验、品牌上具有一定优势,在新市场开拓方面具有一定先入优势。
22年公司调整营业销售队伍组织架构,成立综合系统部进军新行业。公司目前成立六大事业部,其中五大事业部专对于风电、石化、冶金、水泥和煤炭五个行业,而针对新行业的业务拓展,公司成立了综合系统部,挖掘需求度高有潜力的新行业,2022年重点开拓轨交、有色和化工等行业。
风电行业:我们预计22-24年风电行业智能监测系统的市场空间为4.18/4.63/5.47亿元,公司在风电领域的市占率有望维持在30%以上,预计22-24年公司在风电领域的收入为1.25/1.50/1.80亿元。风电行业智能运维系统处于完全竞争阶段,因此我们预计公司在该领域的毛利率有所下滑,预计22-24年该板块毛利率为52%/51%/50%。
石化行业:21年公司在石化板块的收入达到1.06亿元,同比增长164%,呈现快速地增长态势,预计22-24年公司在该板块业务收入增速有所下滑,进入稳定增长阶段,预计22-24年石化板块的收入为1.33/1.73/2.24亿元。考虑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预计22-24年该板块业务毛利率为68%/67%/66%。
冶金行业:公司在冶金板块已度过前期导入期,考虑到钢铁行业的千亿市场规模和公司优质的客户结构,我们大家都认为22-24年公司在钢铁板块有望迎来快速地发展,预计22-24年该板块收入为1.40/2.10/3.04亿元,期间毛利率预计为62%/61%/59%。
水泥、煤炭行业:公司在水泥和煤炭领域正处于前期导入阶段,参考其他板块的发展历史,预计22年两个板块收入增速有望达到120%/150%,23-24年两个细分板块收入增速仍有望保持在50%。同样考虑行业竞争加剧,预计两个板块的毛利率也会有所下降。
轨交、化工行业:22年企业成立综合系统部进军轨交、化工板块,凭借着公司历史上丰富案例经验,我们预计22年公司有望在轨交、化工领域实现收入,并在未来两年进入快速地增长阶段。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迅速拓展,费用率有望压缩。销售费用率:考虑到公司未来新领域业务规模顺利推进,销售费率有望下降,预计22-24年销售费率为20.0%/19.0%/18.0%。管理费用率:考虑到营收规模迅速扩张,公司管理费用率有望压缩,剔除公司未来股权激励的摊销费用影响,我们预计22-24年公司管理费用率为7.5%/7.5%/6.5%。公司将于2022年3月份执行首次股权激励,22-24年需要摊销费用分别为1835.94/1487.13/720.58万元,考虑到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的影响,我们预计22-24年公司管理费用率为8.5%/8.0%/7.0%。
公司21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下滑主要系政府救助大幅缩减所致,剔除政府救助的影响后,公司近年来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实现高速稳定增长,2019-21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27%/50%/50%,考虑到公司产品的跨行业优势和工业智能运维领域的高成长性,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有望维持较高增速。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纯利润是1.18/1.63/2.31亿元,对应EPS为2.15/2.97/4.21元。采用市盈率估值法对公司做估值,2022-2024年可比公司的平均估值为34/26/20倍。考虑到公司在行业的龙头地位以及工业智能运维领域的高成长性,我们给予公司22年41倍估值,对应目标价88.18元/股。
工业设备智能运维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处于快速地增长阶段,行业的竞争逐步加剧,以风电行业智能运维为例,该细致划分领域目前已经处于完全竞争阶段,公司在该领域毛利率也有所下滑。如果未来别的行业竞争加剧,可能会引起公司产品价格下滑,收入和业绩出现较动。
公司核心客户大多数来源于风电、石化、冶金等领域,受到项目立项审批、资金预算管理等影响,采购普遍在下半年,四季度确认收货,业绩有着非常明显季节性特点,且整体回款周期较长,若未来市场出现较大变化,企业存在无法按期收回应收账款的风险,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煤炭、轨交、化工等行业有望贡献超过30%收入,若公司新领域业务拓展没有到达预期,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受到影响。
公司在2022年1月和7月均有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首发一般股份、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及首发战略配售股份2138.01万股,限售股解禁后具有交易风险。
上一篇:盘点中国工业自动化十大企业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电池十大名牌